从最初的几万人到如今的百万雄狮,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形成了以军、旅、营为主要编制的现代化部队,形成了完善的军事化集成体系。
地域环境、军队人数和作战需求的复杂性形成了诸多分散自治的组织,纵队编制的形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现代化军队编制的形成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细分为海、陆、空三军和战略导弹部队,
军队总人数在建国之初就已经达到了550万人,到1951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兵力最多的时期,总人数高高达627万人,
成功保留下来的24个军改为了集团军体制,集团军是在原来军的基础上增加了装甲兵、炮兵、防空兵、工程兵、防化兵、气象兵、电子对抗兵、航空兵等诸多不同的兵种,旨在适应未来战争。
2016年军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由1985年的七大军区调整划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五大战区,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在战场上提前掌握现场信息非常重要,信息指令需要更加快捷的传达,才能实现第一时间抢占先机。
“军--旅--营”这样的二级指挥体系就成为陆军主要的指挥体系,有利于指令快捷传达、军队快速反应。
2016年军改之后,合成集团军取消了下属的步兵师哥装甲旅这样的单一单位,统一改为了六个合成化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由原来最多时期的627万缩减至如今的150万,精减人数高达四百多万,
庞大的兵力数量指挥和行动上都受到限制,不够灵活,反而不利于各兵种之间相互配合作战,现代作战力量的合成化、远程投送能力也需要陆军小规模的合成化编组。
精简精强成为军队强化的主要特征,这使得现代军队拥有更少的人员编制,省去了更加繁琐的指令传达程序,同时又能更加高效、灵活的完成作战计划和目标。
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拥有了较为完善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符合中国特色发展的国情,在当下多变的国际环境之下,中国依然拥有非常稳定和谐的国内环境都是因为军事力量的庇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