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2日,是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创建90周年纪念日,也是该师装甲步兵二连成立90周年纪念日。
车辆完成编队,人员登车完毕。连长金季业看了一眼手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次全员全装紧急拉动,再一次刷新了连队纪录!”
每年这一天,二连官兵都会举行宣誓仪式。面对“敢打硬拼尖刀连”战旗,全连官兵庄严宣誓:“听党话、跟党走,攻必克、战必胜,不畏难、不畏险……”
震撼人心的宣誓,凝聚成拼搏奋进的力量。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二连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把“尖刀精神”倾注于奋进的每一天、每一步。
时隔两年,指导员张尧仍清晰记得,自己刚到装步二连时背记连史的每一个细节:“第7版连史手册有83页,我第一次闯关失败是因为对人物生平掌握不全,被接连抽背了3次才通过!”
1932年3月12日,该连前身延川游击队诞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革命战争年代,连队克扶眉、战兰州,屡建奇功,被第一野战军第4军授予“敢打硬拼尖刀连”荣誉称号;和平年代,连队忠诚履行使命,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5次,在西北大地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
走过90年光辉历程,二连有着底蕴深厚的红色历史、光辉卓越的战史战功、血洒沙场的战斗英雄。背诵连史,是二连主官必须过的一关。
在调入这支红军连队前,张尧曾在团机关和另外一支红军连队任过职。军政素质过硬的他,本以为很容易就能把连史背下来。
那天,张尧在连队荣誉室里练习解说,二级上士马振飞指着一个锈迹斑斑的枪托问他:“您知道官兵最崇拜战斗英雄王玉的哪一点吗?”
这一问,竟把张尧问住了。那一刻,他意识到,背连史不仅要深入历史材料,还要深入官兵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张尧注意到,从门口飘扬的连旗、楼道两侧摆放的荣誉展板、墙上张贴的战斗英模,再到官兵床头贴的战斗格言,二连到处都散发着红色气息。
越是深入观察,张尧越明白背连史这一关的真正含义——表面上是考连队历史,实则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一名新来者深化对连队传统的认同、对连队精神的理解。
“每逢新兵入伍、学员报到、干部调入,连队官兵都要参观一次荣誉室,组织一次入连仪式。”曾任该连指导员、现任该团政治工作处主任雷彬说,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过程中,连队紧扣兵之初、官之初的关键时刻,从一开始就播下红色基因的种子。
扶眉战役中,时任副连长王玉带领一个排冲锋在前。右腿中弹负伤后,王玉向敌前沿工事扔去几枚手榴弹,继续向敌纵深进攻,直至左腿也被弹片击中,再也站不起来……战友们被王玉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勇猛地向敌人阵地冲去,夺取了战斗胜利。
几十年过去,二连始终给王玉留了一张床铺。每天早上,“王玉班”的战士都要为王玉迭军被;晚点名时,指导员第一个呼点“王玉”的名字,全连官兵齐声高喊:“到!”
“每次答‘到’,我都热血沸腾!”该连排长马维强说,“王玉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13年入伍的马维强,因新兵综合训练成绩排名靠前,下连时被分到“王玉班”。自此,他就在这个光荣的集体中,汲取着成长的力量。
那年,马维强参加国际军事比赛集训,翻越障碍时右腿被撞伤,依然坚持每天跟队训练。从他身上,战友们仿佛又看到了先辈冲锋的身影。
“在二连,先辈们的故事会逼着你去努力,去为连队增光添彩。”9年过去了,在二连“尖刀精神”的召唤下,马维强从战士成长为排长。
英雄的连队英雄的兵。从兰州战役的沉家岭到如今的高原驻训场,时光流转,变换的是青春面孔,不变的是流淌在官兵血脉中的“尖刀精神”。
夜幕降临,官兵们整齐列队点名。“敢打硬拼当尖刀!”一声声呼喊,划破夜空,仿佛穿越了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几年,连队军士选取率逐年上升,2021年留队申请率近90%。”指导员张尧说,在二连待过的官兵,大多舍不得离开。进了“尖刀连”,“尖刀兵”这个名字就会伴随他们一生。
这一天,二连官兵期盼已久的某新型装甲战车从内地工厂拉到了高原驻训场。坐在新型战车驾驶室里,特级驾驶员、二级上士尉阔摸着方向盘,脸上满是如愿以偿的笑容。
面对新型战车,全连官兵都和尉阔一样跃跃欲试。然而,现实给大家的热情浇了冷水。与之前旧装备相比,新型装备不仅操作方式有了变化,信息化程度也更高。这些,都对官兵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次实装训练,一辆战车突然“趴窝”。尉阔围着战车,把动力舱、控制盒、油路管连接查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原因。工厂技师赶到后,不一会就查明了原因——一个发动机电控盒开关线头松动了。
“尽快掌握新装备,既要埋头苦练,也要抬头巧练。”那段时间,为尽快学会弄懂新装备,尉阔和战友们成天“泡”在战车里。他们明白,新装备列装连队是组织的信任,绝不能把这份信任砸在自己手上。
那段时间,大家一有空就背诵维修手册上近百个触控按钮用途。为了精准控制踩油门力度,驾驶骨干们贴在动力舱上听发动机转速。针对目镜变小、车身变长的新情况,他们设置了10余种障碍一遍遍训练,直到把驾驶战车越障的技能练成“肌肉记忆”。
时代在变,任务在变,但对于这支有着90年光辉历史的红军连队来说,“敢打硬拼当尖刀”的冲锋精神,始终未变。
调整改革后,二连转型为新型装甲步兵连。战斗力量编组的优化,带来的是作战样式和作战理念的转变。“新式步战车、新操作理论、新作战环境、新战法战术……一切都是崭新的。大家每天都在学习中迎接挑战。”如今说起那段忙碌的时光,连长金季业感慨,“每个人连吃饭、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
一次,上级联合空军、陆航、电抗等多军兵种力量,举行了一场实战化背景下的联合演练。陈佳磊带领步战车混编小组向“敌”纵深突破时,发现了不远处的“敌”隐蔽火力点。一向擅长单打独斗的他们,本以为凭借先进装备能吃定对手,结果落入“敌”圈套,铩羽而归。
“在合成营体制下,装甲步兵二连更应该强化‘联合’理念。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很难取胜。”复盘会上,导演组的点评,给连长金季业上了深刻的一课。
此后,他们立足自身实际,将理论探索与训练实践、装备运用等多方面结合起来,按照合成营作战进程,把多个行动“合”在一起训练。
与此同时,他们还针对战场实际,以连贯作业、带敌情背景的方式组织系列考核,锻炼检验连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不久前,二连又参加了全师举行的合成战斗群实兵实弹战术演练。综合运用无人机侦察、电子干扰和火力支援,二连官兵采取多个打法,一举歼敌。
“没有梦想,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在研战室讲台上,二连排长王浩打趣地跟新兵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
去年12月,合成一营举行了一场进攻战斗演练。在短短几公里纵深内,王浩所在排接连遭遇小股“敌人”袭扰、反坦克火力打击、道路损毁等特情。王浩见招拆招,灵活调整战斗队形,指挥全排“击毁”多个“敌”装甲目标和隐蔽火力点。
作为毕业不到半年的新排长,王浩为什么能在众多参演分队中脱颖而出?答案其实很简单,用王浩的话说就是:“一要有梦想,二要爱学习。”
二连有一间研战室,墙上张贴着“研战室制度”——禁止携带食物,鼓励积极讨论;正中央摆放着战术沙盘,供官兵复盘讨论战术战法。
义务兵服役期满时,何金龙递交了留队申请书。最终,他以优异成绩通过选取考核,继续留在二连。那一刻,他喜极而泣。
来到二连不久,何金龙就记住了班长他维平的一句话:“咱们‘尖刀连’在全师都能排在前、叫得响,这既是荣誉,也是要求。”从那以后,做“尖刀连”的“尖刀兵”,就成了何金龙的梦想。
“一流连队的兵,必须要用一流的标准要求自己。”去年新装备列装后,何金龙跟着班长他维平一头扎进车库。狭小的车舱里,他们弯着腰,对着说明书一遍遍地检测、调试。累了,他们就靠着战车歇口气;困了,他们就在驾驶座上打个盹……就这样,他们将战车快速检修成绩练到了全营第一。
二连官兵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容易”二字。在一次次向新的高地冲锋的路上,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比武场上,二级上士马振飞凭着精湛的射击技术多次取得佳绩;战术演练中,中士张贺带领全班人员奋勇冲锋,成功将红旗插上主阵地……
对接梦想,二连全面建设也在不断超越——去年,二连在团群众性练兵比武中,以13个单项第一、总分第一夺得桂冠,连队被新疆军区表彰为“‘四铁’先进连队”。
昨天的成功不代表今后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不代表未来永远辉煌。在二连官兵看来,传承连队的红色基因,就是不断向新的高地冲锋:“征途漫漫,唯有做得更好!”
顶着风雪,一辆军车满载官兵,在盘旋的公路上缓缓前行。绕过54道回头弯后,车辆来到一处“云端哨所”。这里海拔5100米。
那年夏天,陈代权所在团千里奔袭,赶赴喀喇昆仑高原。从热情似火到冷月边关,官兵们还没来得及适应,便接到了去哨所轮换值守的任务。
第一批名单公示,班长陈代权入选,韩森落榜了。当天晚上,这个不服输的“川娃子”在宿舍哭得像个孩子。
在战友眼中,韩森一向坚强。一次构筑掩体,韩森的一个指甲盖被掀飞,鲜血直流,他咬着牙继续完成任务,没掉一滴眼泪。
轮值战友出发当天,全营欢送。望着渐行渐远的车辆,韩森暗自许愿:“一定要提升各项能力,争取早日成为哨所轮换人员!”
负重杠铃训练、俯卧撑训练、跳跃训练……那段时间,韩森想方设法练体能。在随后的考核中,他成功入围新一批轮换名单。
刚入伍时,韩森原本打算干满两年就回家。谁也没想到,一间房和一个人,彻底改变了韩森的人生选择。
新兵下连参观连队荣誉室,尽管解说员把连队的辉煌历史讲得声情并茂,但韩森并不在乎。简单看了看柜子里那几件锈迹斑斑的“古董”后,他便转身离去。
参观后集合点名,指导员发现韩森先走了,便“罚”他维护保养一个月连队荣誉室。一开始,韩森非常抵触,每天用拖把对付几下就坐在一旁发呆。一天晚上,班长陈代权来了,拿着两瓶饮料,主动跟韩森聊起了天。
后来,每次熄灯后,陈代权都会专门跑到荣誉室陪韩森,有时候聊他的经历,有时候讲连队当天发生的事。
“其实,能选择穿上这身军装,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干满两年就回家,这样的选择也没错。”有天晚上,班长的这句话一下子吸引了韩森。见韩森听进去了,班长语重心长地说:“你看这荣誉室里那么多英雄,他们当年都和你想得一样,希望早日胜利,能早点回家……”
那天晚上,班长的一番话一下子拉近了韩森与那些英雄之间的距离。从那以后,这位新兵开始留意那些英雄们的生平事迹。看着看着,敬仰之情一点点在韩森的心中升腾。再打扫卫生时,他变得虔诚而又认真。后来,韩森还专门向讲解员借来了连史仔细阅读。
韩森的变化,指导员全都看在眼里。一个月后的连庆日,指导员专门安排韩森为全连官兵做解说。韩森声情并茂的解说,让大家刮目相看。
雪山巍巍,见证忠诚。那天,韩森和班长在哨所照了一张合影。合影时,韩森悄悄告诉班长:“当年的先辈们干革命,一日不胜利一日不回家;今天,我也想像他们一样,不在部队干出成绩就不回家!”
麻辣烤翅、鸡肉沙拉、鸡丝凉面……夏日时节,多样的鸡肉食品丰富着人们的餐桌。2021年,“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打破了种源100%依赖进口局面。
6月5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ARJ21支线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圆满完成首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演示飞行任务。 两型国产商用飞机演示飞行所使用的SAF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生产技术,原料来自餐余废油。
通过长期以来对石板滩生物群进行的大规模化石挖掘,团队于2019年新发现了一类大型的海绵动物化石,将其命名为“螺旋网格海绵”。 螺旋网格海绵化石的发现,表明前寒武纪存在非生物矿化的海绵动物。
“三夏”时节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夏收、夏种、夏管决定着全年粮食的长势,集聚农民的期望,影响经济的发展。针对粮食生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该平台此次搭载了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毫牛级氪工质霍尔电推载荷,该电推载荷将用于在轨拖车原理验证。纳星三号A星、B星是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天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2颗遥感技术验证卫星,将开展对地遥感成像、对地光学信标导航验证。
记者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康君副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辣椒中辣味成分主要来源——辣椒碱,可激活胃内抗氧化系统,预防酒精所致的急性胃黏膜损伤。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期间,切忌盲目进补和过量饮用提神饮料,应保证睡眠、注意营养、适度运动。家长还应关注考生心理状态,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考生,多给考生一些正向鼓励,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高考。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涉及水质基准、气候效应、生态系统、长江模拟器、船舶低碳技术、农林废弃物、
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线粒体—细胞核协同演化研究,定位了新的长寿基因。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9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仅分布于中国;动物物种同样非常丰富,其中鸟类1500余种,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近期,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在安徽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指导支持下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由生态、环境、气象、地学、海洋、水利、农林等跨领域全国学会、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性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发起。
屠格森与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请再仔细看看,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两天,您也承认华蚖是很特别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我的意见。”
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嫦娥六号“挖土”的每一步,都有“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航天电机的助力。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地下溶洞采集鱼类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将龙州中华喀鳅归入中华喀鳅属,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目前正在逐步开展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