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理端未大规模开闸的情况下,随着撤单项目数以及存量项目的减少,此后新股发行市场的数量或许逐渐趋于稳定。
其中2家来自科创板,分别为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光卫星”)、杭州飞仕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家来自创业板,分别是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谱润斯”)、筠诚和瑞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筠诚和瑞”)、浙江科峰有机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峰股份”)、芜湖佳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宏新材”)。
科创板IPO撤回项目长光卫星主营卫星遥感,其自主建设并运营管理的“吉林一号”已是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今年1月,作为长光卫星的隐名股东,原银监会吉林监管局巡视员高飞由于收受贿赂等行为被提起公诉。
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4月审查发现,高飞收受其妻弟于东海的行贿3500万元用于投资长光卫星,并由于东海之子于亚骞担任GP的海南省骞语贸易中心(有限合伙)(下称“骞语贸易”)代为持有股权。
佳宏新材主营各类电伴热产品,所选择的上市标准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今年4月,深交所将该标准修改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同期累计净利润为1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
佳宏新材2023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仅为0.25亿元,据此推测其全年的业绩或许和创业板上市新标准存在差距。
例如海谱润斯虽然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均呈现两位数增长,但其仍然在第三轮问询后撤回了首发申请,其财务准确性、业务描述一致性曾在前两轮问询中被监管层重点提及。
天眼查信息显示,作为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长的李晓华涉及包括开庭诉讼在内的自身风险7项以及周边风险408项;与此同时,同为李晓华控制的上达电子也涉及包括多起司法诉讼的自身风险165项。
和许多途中撤回情况不同,科峰股份、筠诚和瑞、佳宏新材3家公司均已在创业板上市委过会,但还是终止了IPO之路。
由于上市失败,筠诚和瑞正在筹划“卖身”温氏股份(300498.SZ),后者拟现金收购筠诚和瑞91.38%股权。
从11月至12月20日,沪深IPO终止数分别为6家、12家,合计为18家,较2023年同期减少了5成。
2023年12月21日至31日的10天内,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终止IPO项目数量分别达到7家、21家,占当月的比例分别为58%、65.63%。
但整体来看,12月下旬撤单的沪深IPO项目数或许很难有较大的增量,审核压力逐渐减轻后,在审的优质项目有望迎来更多机会。
11月迄今(12月20日),上交所、深交所注册生效项目数分别达到6家、10家,合计为16家,已超过今年9-10月合计11家注册生效项目数。
Wind数据显示,以发行日计,11月至12月20日的A股IPO募资额为132.7亿元,较9-10月增长了近3成;
11月迄今发行的17家新股中,5家企业的IPO募资额超过10亿元,分别是国货航(001391.SZ)、中力股份(603194.SH)、壹连科技(301631.SZ)、联芸科技(688449.SH)、佳驰科技(688708.SH),募资额分别为34.95亿元、12.4亿元、11.92亿元、11.25亿元、10.83亿元。
但此前的2个月(9月-10月),只有合合信息(688615.SH)1家企业的IPO募资额超过10亿元。
“虽然数据上显示还是有回暖的迹象,但是IPO作为市场的增量项目,监管层仍然对此保持从严审核的态势。”北京一位投行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