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志愿服务日渐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部分,周宁县的志愿团队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月成立以来,周宁县狮峰救援中心从最初的5名队员,壮大至如今近50名成员,参与救援行动127次,为79人提供了生命的救助。这样的转变不仅彰显了团队的力量,更展现了周宁人民对生命的热忱与担当。
周宁县狮峰救援中心的故事始于2021年10月的设立,当时正值当地频发自然灾害,救援工作的需求日渐迫切。随着队伍逐渐壮大,年龄层次从49岁的老队员,到00后年轻志愿者小吴的加入,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交织着无尽的活力,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性。
小吴的加入不仅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更让周宁县的志愿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我加入口中心的动因,仅仅是一次参与救援,我就决定要在这里践行我的志愿者责任。”小吴在这个集体中不断成长,参与了66次救援行动,成为青少年的标杆。
周宁县不仅仅只有狮峰救援中心,还有众多志愿服务团队涌现。例如,周宁县“岁月年轮”敬老摄影百村行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已走遍9个乡镇70余个村落,为6700多名老人拍摄了肖像照。这种“赠人玫瑰”的服务理念,正在成为周宁浓厚人文氛围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叶德奕服务志愿队也不甘落后,他们走遍街头巷尾,为超过1120人次的群众提供服务。通过这样的工作,周宁县在持续营造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了一股自发、持久的公益潮流。
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与周宁县的品牌化运作,精细化管理密不可分。自2021年以来,周宁县连续三年获得全市志愿服务大赛金奖第一名,而“岁月年轮”敬老摄影志愿服务项目也在2023年获得福建省新时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银奖。这种成就不仅证明了周宁县志愿服务队伍的实力,更激励了更多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在周宁县狮城镇中兴社区,每周三进行的“国学讲堂”观众爆满,志愿者们在此与居民分享传统文化知识,弘扬国学礼仪。这样的活动不仅加强了社区凝聚力,也提升了居民文化素养。
周宁县的成功,不仅是志愿者们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对“社区为本”、“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深刻理解和贯彻。通过社区的“三社联动”,在职党员“双报到”,将各方力量汇集在一起,共同推动志愿服务的深度发展。
中兴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立伟还提到,未来将实施“积分超市”计划,通过积分机制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在他看来,这种新颖的方式可有效增强居民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奉献的快乐。
周宁县的“朋友圈”正在持续扩大,志愿服务的网络也愈加紧密。目前,全县注册志愿队伍达到298支,总志愿者人数达到1.8万名,服务时长累计达到40万小时。这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数字,背后都承载着无数志愿者默默奉献的心血与付出。
周宁的经验或许给大多数城市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通过志愿服务理念的植入和社区治理的紧密结合,推动社区和谐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在这一过程中,周宁县用温暖的力量,“圈粉”1.8万名志愿者,种下了美好的种子,更为每一个参与者带来了快乐与感动。未来,周宁县的志愿服务之路必将更加辉煌,更多的感人故事也将不断涌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