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3年10月就曾预测,2023年日本名义GDP将被德国反超,跌至全球第四位,而到2026年,日本经济规模还将被印度赶超。
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分析指出,日本此次被德国反超的直接原因是日元大幅贬值和通胀持续,而日本经济长期处于疲软状态的深层次原因是各种发展困境。尽管2023年德国经济表现并不好,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德国经济同比是下降的,但是由于德国通胀率高于日本,导致德国名义GDP增长率也高于日本。
过去一年多来,日元对美元汇率出现了历史性贬值,这也导致按美元计价的日本GDP出现严重缩水,并且由于欧元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比日元小,因此按美元计价的德国GDP超过了日本。
从根本上看,经历了30多年低迷的日本经济如今依然面临深刻的发展困境,尤其受到少子老龄化、公共债务高企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日本经济一直不能摆脱通缩,无法实现自律性和良性的复苏,这导致其潜在经济增长率不到0.5%。
这次日本被德国反超,对日本社会的心理冲击很大。日本政府如果不能大刀阔斧推进根本性改革,经济低增长甚至是停滞状况大概率还会持续下去,日本未来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可能还会继续下滑。
受国内消费和投资下滑的影响,日本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经济表现不佳,显示出经济复苏势头依然脆弱。短期看,日本经济受制于物价上涨和日元贬值的双重压力,这对日本的内需和企业投资持续构成压力,相关影响会持续到今年上半年。
对于是否退出超级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现在面临的政策困境可谓前所未有。一方面,现在日本经济还离不开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同时,如果未来美欧金融政策走向收紧,这将给外向型的日本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如果日本央行急于退出量宽实现货币政策正常,会导致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不仅会严重打击日本国内经济景气,还可能触发债务风险。但是另一方面,如果长期维持超常规的量化宽松,会导致日本的公共债务问题和财政风险更加积重难返。
日本央行需要极其慎重地操盘货币政策。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日本央行短期内不具备彻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