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合肥市长丰县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持“高线、高标、高效”并重,实现“保量、提质、增收”目标,筑牢粮食安全“耕”基,绘就现代农业“丰”景。
长丰县坚持规划引领,将重要农产品基地内的耕地、水土光热条件好的耕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及其他可稳定利用的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钉立界桩、设立标牌、建档立卡、上图入库。牢牢守住155.39万亩耕地、139.6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底线。
同时建立县、乡、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常态化、网格化开展土地巡查,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依托“国土卫士”天眼系统,实现耕地保护“一张图”管控,从源头上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2023年,长丰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县年度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下降12.04%,为全省县域第一。
2024年,长丰完成补充耕地8486亩,较去年增长25%,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157万亩以上。
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到田成方、沟相通、渠相连,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确保良田“粮”用。2024年全县新建成高标准农田8.45万亩,亩均提高粮食综合产能100公斤左右。
长丰县建设3000亩种业核心试验基地、万亩种业繁育示范基地,创建省市县三级共建指挥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73.7万亩、产量66.6万吨,实现面积、产量双提升。
同时推进“智慧农业谷、中国菌物谷、智能育种加速器、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中试城”建设,引进涉农领域4名院士、300余名硕博士常态入驻,解决技术、种子、成果转化问题,做优农业全产业链,推广机械插秧、精准施肥、一喷多防等技术,推动大田作物种植提质增效。
其中,杨庙镇大路村通过增减挂钩项目,节约建设用地156亩,开展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实现了耕地增加、粮食增产、集体增益、农民增收的迭加效应。
长丰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广“红桥内力、大路外力、金丰合力”三种路径,全县村经营性总收入达2.3亿元、增长37%,统筹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全县土地流转率达71.15%,强村富民成效显着。
长丰县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该县将始终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主体责任,采取有力举措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