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发布。并发出通知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级部门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以培育出党和人民的好干部为目标,致力于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对确保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课程设置要“符合实际”,铺设能力提升“快车道”。在培训课程设置时,要关注到干部需要,不能一味的进行“输出”,在课程开设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问谈等方式,了解干部对培训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需求,本着满足领导干部多层次学习需求和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原则,精准设置课程,如培训领导干部,着力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力;培训机关干部,着力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培训村(社区)干部,着力增强推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能力。通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训方式要“落到实处”,配置知识汲取“营养液”。古板式的课堂授课,被动式的接受知识灌输,很难提起干部学员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培训中要注重教学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尽可能地提高“参与度”提升“参与感”。同时要结合现代化、多元化的手段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技术,运用干部在线学习学院、“三会一课”、“万名党员进党校”等载体,采取专题讲座、荐书读书、理论调研、交流讨论、讲学述学等活动,不断丰富学习培训的形式,让学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汲取教学“营养”。
结果运用要“取得实效”,掌握破解难题“金钥匙”。用书面考试或者考勤等方式来检验学习成果,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也许不是特别合理有效。应转变干部教育培训观念,干部培训“后半篇”文章要以工作实践为舞台,把群众作为最好的导师,推动干部“下沉一线”,通过田间地头“唠家常”,深入后院“听民意”,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水平。同时把跟班培养、挂职锻炼作为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引导干部拓宽眼界、互学互鉴、推动发展。(戚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