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能登记版权吗?
时间:2024-07-27  浏览次数:663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成为第6个加入《公约》的国家。

  版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对于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创新创作具有重要作用。那么,非遗是否能够登记版权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非遗与版权之间的关系。非遗通常指的是那些被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被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也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而版权则是对原创作品的一种法律保护,赋予创作者对其作品的独家使用权。

  非遗作为一种社会共有财产,其部分内容可能涉及到个人或集体的原创性表达,这些内容是可以登记版权进行保护的。例如,非遗传承人创作的刺绣作品、剪纸就属于这种情况。

  比如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的非遗项目“刺绣”,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通过版权“六进”深入“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开展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宣传活动,并为非遗传承人“绣工做出来的作品”进行了作品登记,目前,该基地共有绣品1300余种,登记作品近600件,成为内蒙古版权保护助力非遗项目“刺绣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总之,非遗是可以通过版权登记进行保护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好版权制度,通过“非遗+版权” 进一步激发非遗创新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上一篇:歌剧2维塔斯究竟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拍摄者给了妹妹100块钱和一些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