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关键词看安徽交通“向新力”
时间:2025-01-24  浏览次数:663

  临近春节,在安徽巢湖湖心的峔山岛,忙着置办年货的岛民们惊喜地发现,为他们送来年货的不再是乘轮渡而来的快递员,而是一架从“空中邮路”飞来的白色无人机。

  从巢湖市中庙街道的起降点出发,仅用4分钟,无人机就能装载着十多件快递运抵姥山岛,相较轮渡运输总时长缩短近2小时。

  交通,一头牵系民生冷暖,一头牵引经济发展。近年来,以创新为主导,以产业为土壤,以应用为牵引,得益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培育,安徽交通运输行业的“向新力”正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

  经常去黄山风景区旅游的游客们发现,如今山上的挑山工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头顶上“嗡嗡”作响的无人运输机。

  自2023年5月,试行开展无人机物流运输生产作业以来,该景区5架无人机采取双机运输模式,上行补给物资,下行以布草、垃圾运输为主,累计运送物资近千吨。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产业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飞行”正在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

  持续巩固低空改革试点成果,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低空智联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上线运行全国首个低空无人机监管服务平台;省域监视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获批54个低空空域、43条飞行航线……过去一年,安徽交通行业不断“解锁”助力低空经济发展的势能。

  受益于此,这年,安徽低空应用场景愈为丰富:开行短途运输航线条、无人机邮政物流航线条,黄山风景区常态化使用无人机每天运送物资超2吨;完成传统通航飞行3.8万架次、1.1万小时,同比分别增长39.12%、13.26%;完成无人机飞行3215.92 万架次、223.88 万小时,分别位居全国第3、第4位。

  走进合肥市骆岗公园,一辆无人驾驶观光巴士稳稳停靠路边,车门缓缓打开,待游客落座后汽车行驶平稳。作为最早商用的一批测试项目,骆岗中央公园无人车累计运行里程近4万公里,服务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

  2024年4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自动驾驶和智能建造方向)。经自主申报、相关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合肥包河区城市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成功入选。

  据悉,该试点主题为在包河区重点景区、园区、商圈等区域,开展自动驾驶城市出行服务和自动驾驶观光试点应用。

  过去一年,在安徽,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融合“肉眼”可见。新增省级科创平台2个、累计达13个,国家、部、省、企业多级创新平台体系全面形成;取得科技成果300余件,荣获国际大奖1项、省部级奖项50余项;以重大工程为依托开展技术攻关,“低空智联安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入选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等。

  去年12月26日,合肥轨道8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行,“智慧交通”成了此次新开通地铁线路的最大看点,作为安徽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该线路可以在控制中心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列车自动唤醒等功能。

  安徽智慧的交通,不只有轨道,还有高速。由于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特殊地理位置,每年“春运”都是安徽高速的“大考期”。今年春运,在沪陕高速吴庄收费站,得益于刚刚完成的智慧收费站升级改造,传统的收费系统改造提升为“交控版”新一代准自由流收费系统,实现了车道数据融合协同处理,数据处理效率大幅提升。

  截至2024年底,安徽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包括吴庄、方兴大道、宣城西、太白岛等智慧收费站37个,ETC车辆平均通行时间降幅达54.8%,单车道车辆通行能力提升86%,极大缓解春运大流量引起的收费道口拥堵现象,提升了快捷出行体验。

  为推动智慧交通建设,2024年,安徽出台数字化“一网统管”实施方案;建成合宁智慧高速,新增吴庄等22座智慧收费站、青草等11座准自由流收费站’出台智慧航道建设方案,建成淮河干流电子航道图,运行江淮运河智慧航道;全省首条全自动驾驶线号线一期开通运营……

  新年新起点,安徽交通再出发:新建1—2个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强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技术行业研发中心等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北斗规模应用、推广国产自动化码头管理系统……

  新的一年,安徽将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交通的路径和场景,为交通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4年下半年公开考调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拟调人员的公   下一篇:ST有树2024年扣非净利预亏136亿元—183亿元存终止上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