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外风云主题曲怎么回事?
时间:2023-12-24  浏览次数:663

  12月13日,董明珠在格力电器2023届大学生入职仪式上将曾经的“接班人”孟羽童摆到了对立面。董明珠话里证实孟羽童当初是被公司开除。她还称,当秘书“连一个文都写不出来”,孟羽童借助格力平台成为网红,“我们不能再容忍这样的人在格力”。

  12月18日晚,董明珠在直播中再次谈及孟羽童,面对用错了人、眼力有问题等质疑,董明珠表示,“不叫用错人,是她自己的选择吧,人生的道路是自己选。人生价值观是她自己定的,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决定的。现在很难说五年后是什么样。”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董明珠想在这个由年轻人主导的互联网“流量池”里捞金,却自持“绝对正确”的高傲人设,“接班人”孟羽童选择离开,只不过是彼此的价值需求不够匹配。时代在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理性和现实,与“福报型”企业文化分道扬镳是必然。

  2021年,孟羽童参加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彼时20出头的女孩依靠自信、特立独行和吃苦耐劳人设快速出圈,在一众同台竞争者之中被嘉宾董明珠一眼相中。

  身居高位,无数亮丽的title、基于老板所给的尊重和认可,让这个年轻人陷入自我怀疑与自我满足的矛盾循环中。

  孟羽童曾经公开表示,自己连轴转没有休息,辛苦挣得月薪不过同级应届生的水平, 24小时随时待命,996不堪重负……话里行间的职场“真实”早已埋下了“离开”的伏笔。

  2022年财报显示,格力电器总营收为1902亿元,同比微增0.265,约为同一赛道美的3457亿的一半。且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56.9亿,增幅0.44%。

  与孟羽童一同进公司的,还有科技自媒体人王自如。在董明珠的人才谋划里,一类是以王自如为代表的实干派,能给公司带来等同甚至超过其本身定价的价值;另一类是以孟羽童为代表的时代网红,能够爽吃互联网红利,开拓线上带货模式。

  董明珠要的,是一个既有王自如的圆滑,又有董宇辉热度,还要24小时待命的秘书。孟羽童不是最优选择。

  董明珠也这样想过,集全公司之力打造“明珠羽童精选”抖音账号,趁势开通明珠羽童空调直播间、明珠羽童冰洗直播间,要借赋予孟羽童的流量光环将影响力变现,吃一波流量红利。

  2020年,董明珠618大促亲自直播带货,创下单场直播销售额破百亿的新纪录;而孟羽童初次带货直播,尽管有董明珠带货站台,单场GMV不过62万,远低预期。

  相关媒体总结,孟羽童在2022年4月至少直播十余场,每次直播时长一两个小时。镜头前的孟羽童,跳着不合时宜的舞,卖力地吆喝,已然与世界前500强企业秘书的工作内容格格不入。

  事实证明,“下一个董明珠”的噱头并没有走心。不比零食、生活用品等小物价,格力家电等冷门品类很难在新兴渠道出圈。

  2022年8月,入职不到一年的孟羽童被推上风口浪尖。“明珠羽童精选”账号头像从董孟合照换成董明珠一人照片,账号名变更为“格力明珠精选”,董明珠再次成为格力直播矩阵的主角。

  既要又要,董明珠的苛责不堪重负,背靠大树在论资排辈的公司格格不入。助理,不过是个空有架子两头难做的角色。

  直到现在,孟羽童的全网账号都醒目地打上了“前500强总裁秘书”标签,格力给了“职场精英”的人设与光环,年纪轻轻的孟羽童有了自我营销的资本。

  一面是无限风光的互联网蓝海,一面是步履维艰的格力“接班人”人设,孟羽童只是选择了当下年轻人都会选择的道路。

  而董明珠,跳到了台前,用自己居高临下的企业老总身份与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大众正面“硬刚”,逆潮流而动,只能头撞南墙。

  戴上“下一个董明珠”的帽子空降格力后,孟羽童抖音账号三天涨粉超80万。董明珠力捧孟羽童,与其合体直播,并注册多个商标将孟羽童彻底打造为格力的“网红明星”。

  目前,孟羽童个人的抖音账号粉丝超230万,小红书账号粉丝超130万,微博账号粉丝超30万,加上名校毕业、总裁秘书等诸多标签,孟羽童做网红的多项条件已经成熟。

  单干,虽然没有董明珠的背书,却有一个随心所欲的空间,没有996,没有上下级,没有吃不到的大饼。

  离开格力的光环,“职场精英”改头换面,“精致小年轻”上线年国产青年周末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周末最受欢迎的方式里,“睡到自然醒”独占鳌头。996、大小周、调休、线上办公,年轻人陷入工作和生活难以切割的“职场巴浦洛夫”的循环中,见缝插针式的摸鱼成为常态。

  以孟羽童的抖音账号为例,入职格力前,其多次发布个人出镜的跳舞、特效等视频;入职格力后,风格开始转向职场精英;而离开格力后,孟羽童逐步回归精致生活赛道。在宣布考研选校后,孟羽童抖音账号更是连发多条个人学习聊天的视频,每条视频点赞率超十万。

  以小红书为例,孟羽童坐拥小红书100多万粉丝,其笔记内容涉及职场技巧、日常穿搭、美妆种草、励志鸡汤、热搜回应等等,题材丰富。每隔一段时间,孟羽童就会发布一条“带货”的视频,形式为好物推荐、双十一开箱、化妆品评测等。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位直播电商领域资深人士表述,孟羽童拥在小红书平台算超级大V,月广告收入约在10万元-20万元之间,

  仅一条广告推广,报价就来到20万量级。其十一月小红书账号共发推广两条,不算平台流量补贴,仅一个平台的广告收入,就来到了40万。

  对于年轻人来说,不论是精致的外表,还是精致的生活,亦或是名校光环,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功。久而久之,年轻人逐渐把自己共情到设定好的精致的生活情境,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

  没有朝九晚五,没有职场规则,见识过格力集团明争暗斗的孟羽童实现了人生的战略收缩,进入到“自我营销式”的半躺平状态。

  不紧不慢的孟羽童,躺在为格力打工两年的功劳簿上,继续经营着自己的人设,推进着自己顺风顺水的生活。

  董明珠批评孟羽童“只想着用格力平台去当网红”言下之意就是,你孟羽童不懂感恩,格力这么宣传、这么栽培,结果却是不欢而散,满满的受害者言论。

  说白了,在董明珠这类商业精英看来,对于领导的绝对认同和绝对服从,是企业员工最基本的素质,传统的企业价值观更偏爱勤奋踏实的员工。

  他们的话术是,只要认真干活,升职加薪都在后头。在不少年轻职场人士看来,董明珠的工作思维是老式的,这类传统企业家给出的承诺往往是空头支票,毕竟公司上升的渠道掌握在公司内部,且正在越缩越小。

  满身文艺范的董宇辉挽东方甄选大厦之将倾,却让前东方甄选CEO孙东旭视为“拥兵自重”的眼中钉、肉中刺,数次通过操作“挤兑”董宇辉,互联网粉丝集体脱粉东方甄选,落得满地鸡毛。

  愤怒的年轻人或许不明带货模式下的“劳工”分层,但所有人看到的,是东方甄选的一类领导对劳苦功高的员工董宇辉的一次敲打,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舆论的风暴就这样越转越大。

  传统公司强势的企业文化,在追求自由、散漫的年轻人中没有生存土壤,他们青睐于实打实看得到的利益,接不住、也不想要老板画的大饼。一旦年轻人不为资本“做牛做马”,资本便会物色新的“牛马”。

  野火烧不尽,“福报”的背后,年轻人“短视”躺平的心态正在蔓延,如果早起的鸟没有虫子吃,谁还会早起呢?




上一篇:峨眉天下秀的下一句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下一篇:骁(xiāo)勇(yǒng)善(shàn)战(zhàn)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