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援引法新社报道,来自欧洲外交官的最新消息称,欧盟近日表决通过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案。欧洲多个国家政要、业界代表等此前已对欧委会有关调查表达了反对意见,中方也斥责欧盟欲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举动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报道称,多名来自欧洲的外交官告诉法新社,尽管德国带头强烈反对,但欧盟仍在当天批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想要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科技领域实现突破。从“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圆满实施;从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到5G通信技术的全球领先;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的前沿探索,到生物科技、新能源领域的重大突破……中国科技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然而,美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西方百年来所谓的“实力地位”,不择手段地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
关税的事情要从2024年6月说起。当时,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法案。这个法案一出,立马在欧盟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拍手叫好,他们觉得这是保护本国汽车产业的好办法。法国汽车厂商们叫苦连天,说中国电动车太便宜了,再这么下去,他们就要关门大吉了。意大利也跟着附和,说中国政府给电动车产业的补贴太多,这根本就是不公平竞争。
所以欧盟便对中国关税进行了提升。在这场博弈中,各国的立场和态度耐人寻味,而法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宛如一个急于挽回颜面的孩子,这与其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失利密切相关。德国的立场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转变,最初德国试图维持中立立场,但在国内汽车行业协会的强烈施压下,最终决定反对。西班牙的态度变化尤为引人注目。尽管西班牙首相在此前访问中国后曾表态反对征收关税,但在最终投票时,他却选择了弃权。
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均强调,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做法”,是对欧洲汽车工业的“致命信号”。梅赛德斯-奔驰近日发布最新表态声明,原文如下:我们坚信反补贴关税会长远地削弱一个行业的竞争力。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因此,我们认为欧盟委员会拟定的征收反补贴关税是一个错误,这可能会导致深远的负面结果。大众集团旗下的西班牙汽车制造商西雅特公司也表示,强烈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宝马集团发布声明表示,近日投票结果对欧洲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事关行业命运的重要信号。现在需要的是欧盟委员会与中国迅速达成和解,以防止一场无人受益的贸易冲突。德国投票反对增加关税这一事实是一个重要信号,增加了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且,加征关税还会限制对欧洲消费者的电动汽车供应,从而延缓欧洲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进程。此外,这种做法也严重破坏了欧盟一贯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
面对如此情景,中国也对欧盟进行了反制。中新社北京电,中国商务部近日发布公告,宣布自10月1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今年1月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8月底,商务部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禁止从欧盟进口任何类型的葡萄酒,将给欧盟造成每年至少10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这与中国今年前8个月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的产值相当。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法国、捷克、意大利等欧盟国家所不愿看到的。这些国家曾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欧盟是一个整体,中国针对性的反制措施只会影响到少数国家,例如匈牙利和德国等政策较为温和的国家。然而,中国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他们的幻想,明确表明了捍卫中国车企合法权益的决心。
这场博弈最终的赢家,不是通过“关税壁垒”保护起来的既得利益者,而是那些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拥抱开放合作,不断创新发展的国家和企业。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靴子”已经落地,但这场博弈还远未结束,未来,中欧双方将如何博弈?最终结果会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乎经济利益的博弈,更是一场关乎全球化走向,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走向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我们期待看到的是理性、合作和共赢,而不是短视、对抗和零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