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希腊战神是谁究竟怎样?
时间:2025-09-20  浏览次数:663

  9月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愈发充足,让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五年来,我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2024年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了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超过了96%。正是这些实打实的科技突破,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扎稳打的底气与源源不断的动能,也為各领域的创新突破筑牢了基础。

  创新体系效能提升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我国已建成从中央到地方较為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农业科研院校800多家、科研人员12万多人。一个完整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既能让研发方向更着力於农业本身的“痛点”“难点”“堵点”,让科研力量精准对接农业生產的切实需求,也更有利於整合资源,為农业新技术从研发到尽快落地铺设一条坚实的路基。

  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攻克了一批底盘技术,育成了一批生產急需的重大品种,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农机。从“依靠国外”,到“自主研发”,再到“市场佔有率逐步提高”,这种转变不仅意味着农业科技与新质生產力的有效衔接,更是摆脱了对外部的依赖,真正有条件根据我国的不同地域、不同產业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產学研深度融合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纽带。目前在研的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企业超过了1000家,佔参与单位总数的51%,超过一半。这样的数据意味着,企业已经成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作為“传送带”串联起科研院所和田间地头。科研团队在企业的帮助下不仅能快速了解实际问题,更能及时进行优化和定向攻关﹔企业也能依托於科研团队的知识储备和科研优势,突破自身瓶颈,為农民和科研团队提供技术落地和应用转化的关键支撑。科研成果、企业转化、產业需求,三方联动互补,让农业科技创新“纽带闭环”,為成果落地提供了更高效的保障。

  未来,农业科技既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面临着新一轮升级与变革的诸多挑战。从实验室到农田,从播种到收获,农业科技创新与实践的脚步从未停歇。唯有不断提高协同创新效率、持续优化农业生產条件、健全配套改革保障制度,才能在新一轮全球农业科技竞争中佔据主动地位,引领我国农业从“增產”迈向“提质”和“转型”的更高境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爱心斑马线是真的吗?   下一篇: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真的还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