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歌》这档节目能火其实完全在意料之中,但前提是你观看了节目才能拥有这样的结论,我相信每一个观众在节目播出前都未曾想到,一个汇聚了大批流量型歌手的音乐综艺,能够掀起如此夸张的收视率。
而以往这样的节目也不是没有,最典型的莫过于《歌手》系列节目,这几乎是整个华语乐坛里最高的音乐比赛了,除了歌王之争跌宕起伏之外,每一届《歌手》节目的播出都能够引爆歌坛新的交替。
然而有一个问题影响着《歌手》节目的整体推进,那就是流量歌手包括很多新生代人气歌手外界评价一般,即便把实力和水平暂且放一边不谈,节目组邀请他们前来参赛,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崩坏多年来积攒下的口碑,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方案。
因此即便到了“当打之年”节目组依然是在邀请华晨宇、周深这种顶配型年轻歌手,像肖战、王琳凯这些人他们身上的流量是《歌手》急需的东西,却也是最容易导致翻车的东西,终究《歌手》还是选择了求稳。
但《我们的歌》不同,打从一开始节目组就放弃了严谨的竞技比赛,通过流量带动观众效应,挑选嘉宾配置的同时将肖战、王琳凯、刘宇宁这种人气高、唱歌也有一定基础的人选了进去。
如果强行将《我们的歌》和《歌手》节目质量、嘉宾水准相比较,前者可能并不足以抗衡,但是如果我们把音乐宣传、打破市场常规准则,为整个年轻一辈的流量歌手正名算进去,《我们的歌》所带来的创新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歌手》能够提供的程度,试问还有什么比看到一众饱受质疑歌手,用自身行动打破质疑进行表演更振奋人心的呢?
因此作为乐评人我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去看这两档节目,虽然各有千秋但显然《我们的歌》背后意义更加深远,而从观众的反馈来看也足够证明《我们的歌》成功了,它将年轻歌手最真实的模样展现出来,而非我们一贯在新闻里听到的描述。
最后希望华语乐坛能够趁着这波机会一扫往日阴霾,流量歌手统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或许将会是流量歌手的翻身之日,而华语乐坛下限一旦解除,上限自然也就会出现,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