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司第四范式IPO顽强保发D轮后投资者感受“寒意”
时间:2023-10-04  浏览次数:663

  上市首日高开低走,第四范式至少至收盘时捍卫了发行价,而低价发行的结果就是最后一轮投资者想要获得很高收益,则比较难了。

  AI公司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第四范式”:9月28日正式登陆港股,发行价55.6港元/股,上市首日开盘涨13.49%,报63.1港元/股,截至收盘股价报58.5港元/股,涨5.22%,市值271亿港元。

  第四范式上市之路颇为曲折。分别于2021年8月、2022年2月、2022年9月、2023年3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前几次由于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申请转为失效。今年9月,再次递表的第四范式,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

  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分别实现营收9.42亿元、20.18亿元和30.83亿元,同比增速为105%、114%、53%;总得来说,还处于较高增速阶段。

  第四范式同期亏损分别为7.5亿元、18亿元及16.53亿元,三年总营收超过60亿元,亏损也近42亿元。2023财年第一季度,第四范式实现营收6.44亿元,同比增长34%,亏损净额达3亿元,有收窄之势。

  公司发行价为55.6港元,为招股区间的下限,发行大约1840万股,总募资净额大约8.4亿港元,该募资额远远低于其D轮融资规模。

  招股书显示,2016年1月,公司开始A1轮融资,募资350万美元,创新工场和HongShan风投各自投资210万美元和140万美元。随后开始了A-2、B-1、B-2、C、C-1、C-2、D、D+以及D+2轮一系列融资。

  又以D轮融资规模最高,中信证券等股东共计投资7.5亿美元,占其历次融资额度(9.8亿美元、4.4亿元人民币,合计大约10.4亿美元)近75%。

  有意思的是,最后一轮融资,D+2只融资额仅有“区区”2500万元人民币,投资者是海南元风尚。

  为上市护驾,第四范式找到了3名基石投资者。其中新华资本认购3.65亿港元,北京中关村仍2.9亿元,Montage认购1000万美元,合计大约0.97亿美元或7.6亿港元。

  这说明什么呢?第四范式IPO募资8.4亿港元,基石投资者认购超过90%,只有大约184万股在市场上流通。

  首日交易,第四范式成交量约为175万股,成交额1.04亿港元,换手率只有0.38%,如果不考虑T+0交易规则,则大约超过95%投资者已经落袋为安了。如果没有基石投资者,第四范式是否还能保住发行价?实际上,在盘中,第四范式最低价为56.45港元,已经“破发”了。

  D、D+以及D+2轮投资者成本都是7.08美元/股,即约55.44港元,和发行价55.6港元相比,基本是两年多前最后一轮融资每股价格。也就是说,两年多来,公司估值没有得到提升。可见,AI概念虽然近年一度很热,但市场现在似乎已经变得很冷静。

  因此,第四范式解禁后,股价是否保持在55港元或更高左右,也决定了D轮后投资者包括基石投资者能否全身而退,虽是秋季,已经感受到丝丝寒意。




上一篇:极氪X这次OTA升级太香了!car-watch终于登场!   下一篇:马斯克为何痴迷于字母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