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姑苏区文旅部门主动对标古城西安,拓宽两地文旅资源高质量融合路径,姑苏区以南北非遗文化共融新模式,搭建两地非遗传承人合作新平台,共创两地文旅融合新格局,更好地促进两地资源延展合作广度、提升合作成效。
8月10日,苏州(姑苏)、西安(蓝田)非遗文化协作项目签约仪式在蓝田县举行,本次签约由蓝田县委宣传部主导,在两地非遗传承人的共同见证下举行。仪式上,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与和蓝田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签订了《西安市蓝田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苏州市姑苏区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委员会交流合作意向框架协议》。
据悉,蓝田县当前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5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9项。姑苏区当前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20项,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1项、国家级3项、省级17项。此次合作,旨在对标西安,认真落实“苏陕协作”工作要求,协同蓝田玉雕、彩泥塑等传统技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行业协会等共同传承保护传统技艺及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及生产销售,以更高标准促进西安与姑苏两地非遗资源合作水平、提升非遗文化活化力度,推动民间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据悉,两地文化部门将围绕人才引育提升、文化互动传播、技艺交流互鉴、文创合作研发等方面建立横向联动和纵向深化协作交流机制。活动中,两地非遗传承人就非遗文化技艺、非遗当代表达等相互学习借鉴,姑苏区向蓝田赠送了代表江南文化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非遗作品。
当前,“非遗”“国风”火爆出圈,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在消费市场上释放着新兴活力。签订两地非遗框架协议,有利于推动更多南北非遗文化互通、资源共享,助力传统工艺助力国潮经济释放消费新活力,促进非遗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从蓝田县的精美蓝田玉石雕刻、彩泥塑技艺到苏州玉雕、牙雕、琥珀雕刻等极具苏作代表的非遗技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姑苏区文化部门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依托辖区非遗资源,通过评选申报省级“无限定非遗空间进景区”项目、市区级非遗工坊;开发非遗旅游路线、非遗传习所、宝藏姑苏非遗电子地图;推出非遗市集、非遗图书馆、非遗沉浸式体验Citywalk等举措不断持续释放非遗资源活力。
本次活动有利于释放姑苏、蓝田两地非遗文化更大潜力有,未来姑苏区将进一步促进传统工艺开发,探索创新文旅融合模式、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蓝田县委宣传部部长贺新峰表示:“姑苏、蓝田两地人文相亲、文化相融,彩泥塑、刺绣等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蓝田玉石、民俗艺术等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希望以此为契机建立南北文化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南北资源互促共融,推动两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