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官网上,有关欧敬民的简介是这样的: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血管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工作,具有很强的解决疑难,危重血管外科疾病手术能力。
欧敬民每年独立完成各种血管手术近千例,治疗效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课题,作为负责人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局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记者了解到,欧敬民今年52岁,出生在安徽,本科就读于蚌埠医学院,研究生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大医学院)深造,2002年获博士学位,之后进入新华医院工作。
6月28日晚上9点多,欧敬民结束当天最后一场手术,下班回家,晚上近10点跑到自家附近的路边开播。尽管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面对镜头,他仍然兴致高昂,从《太想念》到《光阴的故事》,一首接一首地唱,并与网友互动。
有人留言赞叹:“主任好厉害”“教授好棒”“有趣的灵魂”“居然能在直播间看到博导给我唱歌”;
面对众人的疑惑,欧敬民说,“我喜欢唱歌,但工作中最重要的还是治病救人……直播唱歌给了我很多正能量,能帮助我排遣工作压力,也可以填补我的孤独感,同时让我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也希望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大家。”
在他看来,医生也是普通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才艺特长,为大家带来一些快乐未尝不可。
欧敬民还透露,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是汪峰的《怒放的生命》,“我曾是一个自卑的人,觉得自己并不那么优秀,从农村出来走到大城市学习工作,读书期间常常24小时泡在教研室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有连续23天每天开刀开到凌晨1点半的经历,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医学技能,不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也收获了满满的职业成就感。”
事实上,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工作依然占据了欧敬民大部分时间。6月28日晚,他直播唱歌到深夜11点40分,回到家还没怎么休息,凌晨1点多,医院来了通电话,就又匆匆赶回做了场手术。
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肯定还是治病救人,唱歌的兴趣,是近些年才慢慢挖掘出来的。起因是我参加了一场在上海的血管外科医生聚会,当时看到很多医生都多才多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啥都不会,就想着有一个才艺,于是开始学唱歌。
我带教的一名医学生,因为不想继续学医,想从事游戏行业,一度跟父母闹翻还离家出走,听了我的直播,最后他回归了家庭,选择继续学医。
当时,我感觉直播有点意思,只是那会儿粉丝很少,多的时候也就20多个,少的时候不到10个,关注度不高,因此直播了两个月就停了。
起初我也是在家里唱,但我常常要在晚上下班后才能直播,怕夜里打扰邻居,想着还是跑去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比较好。没想到突然1000多人开始关注我唱歌,6月28日这场来我直播间的人更多了,超过了17万点赞,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热情。
唱歌,一方面对我来说可以排遣一些压力,有时候也会冲散一些孤独感,在忙碌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下,尝试去做一些过去不会做的事,是一件很新鲜和有意义的事情。同时我还可以在直播间和很多网友互动,这让我感觉其实人生没有那么孤独。
因为新华医院和淮北当地医院有长期合作,我受邀去当地会诊。当时是突然想到直播的,然后直播间一下来了比平常多得多的粉丝,我特别激动,想着更要好好唱了。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医生穿上白大褂、拿起手术刀都必须是严肃的,但在我看来,医生也是普通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才艺特长,为大家带来一些快乐未尝不可。
同时我认为,专业人员有时候也不应该端着架子与人交流,尤其是医生这样的职业,直播可以拉近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让大家看到医生的另一面,其实也挺好的。
直播是我的业余爱好,我是利用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来做,常常在夜里9点至11点之间直播。工作在我心里,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么多年来,我也几乎每天都在做手术。(遇到)一些有困难的患者,我也很愿意尽我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治疗。
我时常接诊一些疑难杂症病例。前段时间,我接诊了一名老人,脑出血,生命垂危,通过一场紧急手术,最终救回来了。还有一名84岁老人,因动脉瘤破裂出血来我们医院,送来时留给我抢救的时间很少很少,我用了9分钟,做了一个紧急手术,也让他脱离生命危险。工作中,每当遇到这样棘手的病例,我都愿意尽自己所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我把所有进入我直播间的网友,都当朋友来看待。他们的存在,让我感觉到一个人并不孤独,有那么多人深夜了还在听我唱歌,其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我唱歌肯定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为了排遣压力,同时给自己多一些鼓励,我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每个人都可以像我一样,读医改变了我的一生,我也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梦想,我原本也不会唱歌,一度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感到很自卑,但任何事情都可以去改变,只要我们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