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945年,本想抗日战争胜利了,就可以专心致志发展国家了。没想到,国民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发起了内战。开始向共产党发起猛烈攻击,自此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启了三年的内战。最终在共产党坚持不懈地努力之下,成功取得了此次战斗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幻想。
战斗过程中,有一些国民党认识到了想要取得革命胜利还是应该跟随中国共产党。于是在战斗后期纷纷投靠了共产党,但也有一些国民党誓死不归顺共产党。比如黄百韬,在面对最艰难的战斗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他宁愿自尽而亡也坚决没有投靠共产党。
他就是国民党64军军长刘镇湘。在内战中被我军抓捕之后,不管我军怎么对他进行改造,他始终没有产生加入共产党的想法,还犯了很多错误。因为这他足足被关押了27年。
刘镇湘不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三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了。其中第一个就是,为了和共产党军队抗衡,刘镇湘提出了让第七军团留守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来之后,争议不断。
黄百韬觉得,以现在的情况,根本不适合留守。解放军不仅人数众多,就连军事实力也非常厉害。如果两方碰面了,很可能我方军队会被共产党击败,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全军覆灭。
刘镇湘是相当固执的一个人,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是油盐不进,始终不听别人一句。他觉得如果什么也不做就撤退,实在是太没志气了,无论如何他都要和共产党军队决一高低。
大家看到刘镇湘如此坚定,便没在说什么,就一同留了下来。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刘镇湘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加入共产党,就算是失败,也要和共产党决一高低。
第二个方面是在内战快要结束时,虽然经历了长时间战斗,但刘镇湘带领的六十四军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尤其是刘镇湘看到身处绝境还一直努力奋战黄百韬时,刘镇湘感到非常欣慰。
从古至今,只要踏入战场,就要时刻做好牺牲的准备。看到战士如此英勇,刘镇湘直接冲出指挥部,加入了战斗一线,来和共产党决一死战。如果战胜不了共产党,那就死在战场上,这样也算是无怨无悔了。但刘镇湘没想到的是,到达战场没多长时间,他就被我军给活捉了,根本没有为国捐躯。
第三方面就是刘镇湘被关押时的态度。刘镇湘被抓捕之后,关押到了功德林监狱进行改造。有很多国民党将领在被关押时都会进行自我反省,态度积极,希望可以得到宽大处理。
刘镇湘被关押之后,没有丝毫反思的迹象。不仅如此,如果有人和他的想法不一样,或者是反驳了他的观点。他都会和人大吵大闹,让所有人都对他无语至极。
有一次,在公共体育活动时。刘镇湘因和其中一个人意见不统一,就将对方网球抢了过来,拒不归还。不管当时教员如何调解,刘镇湘就是不听劝告。
不仅如此,当时功德林监狱里还关押了一些日本战犯。这些日本战犯之后是需要接受道德审判的。没有审判之前,中央就将他们先关押到了功德林监狱里面。因为还没有进行审判,中央对他们也比较宽容,允许他们可以在监狱中自由活动。
总结:刘镇湘知道这个情况之后,觉得日本战犯不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将这几名日本战犯打了。不仅如此,刘镇湘在这期间还惹了很多事。对于这些不管教员如何劝说,他始终不改正。
为了教育他,中央将他从1948年关到了1975年。若不是最后组织将所有战犯都释放了,恐怕刘镇湘还不知道要关押多长时间呢。所以通过以上种种就可以发现刘镇湘是相当倔强的一个人,这也是为什么坚决不加入共产党的原因。
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时候,及早看清战争的局势,不管对于国家和还是对于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